大牛股票配资网站
关税靴子落地,债市反应强烈
2只30年国债ETF半日成交
超百亿,机会来了吗?
美国关税靴子落地,政策大幅超出市场预期,向全球征税扰动着资产表现。
从债市反应来看,4月3日,债市做多情绪大幅升温,早盘走出强势表现,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下行至4.55bp和6bp,较月初整体下行6bp至9bp。
30年期国债ETF再次领跑市场,截至午间,鹏扬旗下30年国债ETF涨幅超过1.39%,成交量达到83.38亿元,换手率46.97%;博时旗下30年国债指数ETF涨幅同样达到1.32%,成交量放大至20.66亿元,换手率也超过30%。2只30年期国债ETF合计成交量超过百亿,足见交投活跃程度。
美SEC收起“火枪”
多种加密资产ETF“候场”
2024年3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先后结束了对Web3游戏巨头Immutable以及Crypto.com的调查。这两家公司的共同点是曾收到SEC的‘Wells’通知——这意味着可能面临起诉,但现在,警报解除,最终以‘无指控’收场。
Immutable直言这是‘监管清晰的进步’,而‘进步’的节奏已经在改变此前被SEC盯上的加密公司的命运。此前,SEC已经与Ripple达成退还7500万美元罚款的和解协议,为持续三年的法律缠斗画上休止符;SEC对Coinbase撤销诉讼后,这家美股上市交易所的股价飙升,两周内合规代币上线数量激增三倍。
这一系列动作与SEC前任主席GaryGensler‘用执法代替监管’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几起事件看似孤立,实则揭开了SEC监管策略转向的序幕——从‘执法即监管’的对抗逻辑,转向‘规则引导’的协作框架,一系列事关监管规则的会议已经在路上。
推动这场变革的是华盛顿权力版图的重构。特朗普政府的再度执政,将加密政策推向历史拐点:比特币被纳入国家战略储备,国立银行获准托管加密资产,《GENIUS稳定币法案》为行业套上合规网格;持加密友好立场的PaulAtkins被特朗普提名SEC新主席。
(元宇宙日爆)
2024年公募基金盈利
达1.28万亿创新高,股票ETF
助力公司“借道超车”
随着公募基金产品2024年年报悉数披露完毕,公募基金行业盈利数据喜人。据统计,2024年公募基金产品整体实现盈利1.28万亿元,其中股票基金表现尤为抢眼,整体利润达到4445.11亿元,实现了从亏损到盈利的大逆转。
值得注意的是,股票基金的盈利主要得益于被动指数基金,尤其是股票ETF的出色表现。2024年,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利润合计仅为868.09亿元,占整体盈利的比例不足7%。在股市上涨的背景下,被动投资策略更为受益。
在基金公司层面,华泰柏瑞等个别倚重股票ETF的非头部公募,实现了盈利规模的突破,一举超过了南方、博时、富国等头部公募。华泰柏瑞旗下基金盈利排名第三,达到729.17亿元,仅次于易方达和华夏基金。
(环球网)
国家队、年金和养老金逆势
加仓医药板块,基金经理
看好创新药体机会
随着创新药板块的持续强势表现,医药行业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最新数据显示,国家队、企业年金和养老金在2024年逆势加仓医药板块,尤其是创新药领域,显示出对这些领域长期发展前景的看好。
4月1日,医药相关主题ETF包揽了全市场ETF涨幅榜前70名,医药板块普涨,创新药相关ETF更是大涨超7%。在公募基金产品中,医药主题基金领跑,单日涨幅超过3%的基金中有58%为医药主题,涨幅超过5%的基金中有超过70%为医药主题。
2024年公募基金年报披露,国家队、年金和养老金通过ETF等方式对医药板块进行了逆势加仓。国家队通过两个单一资管计划增持了易方达沪深300医疗卫生ETF和永赢中证全指医疗器械ETF。年金和养老金产品则“抱团”买入工银、富国和易方达旗下的医疗主题ETF。
(环球网)
百亿级私募入场“扫货”
加码创新药与互联网ETF
伴随着公募基金年报披露落幕,百亿级私募“扫货”ETF和LOF的“全景图”也得以显现。
私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共计16家百亿级私募出现在公募基金前十名持有人份额名单中。从行业分布来看,互联网和创新药板块备受青睐。比如,截至2024年末,重阳投资旗下产品出现在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等基金的前十名持有人名单中,景林资产则持有华夏恒生科技ETF、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等基金。
多位业内人士称,在全球资本重估中国科技资产的背景下,科技板块尤其是互联网优质企业行情有望持续演绎。与此同时,伴随着医保政策频现积极信号,中国创新药企业显现全球竞争力,创新药板块也有望在今年迎来拐点。
(澎湃新闻)
跨境ETF火热背后的“冷思考”
近日,多只跨境ETF产品大放异彩,表现出较高热度,不仅在多个交易日触及涨停,而且成交额和换手率等持续走高。
跨境ETF是指以境外资本市场证券构成的境外市场指数为跟踪标的、在国内证券交易所上市的ETF。近些年,跨境ETF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潜在的投资价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Wind统计数据显示,自2022年以来,跨境ETF从1100多亿元管理规模增至目前的近5000亿元,产品数量从52只增至141只。
最近1个月,跨境ETF份额增长明显。截至4月2日,跨境ETF份额达到5113.86亿份,较2月28日增长357.94亿份,增幅达到7.49%;同时,跨境ETF溢价率高企,多只跨境ETF产品溢价率高达5%以上,标普消费ETF、标普500ETF、新经济ETF等溢价率均超10%。
跨境ETF热度缘何高涨?
(证券日报)
运用ETF进行大类资产配置的
策略有哪些?
由于ETF具有高透明度、交易灵活、费用相对较低、可实时交易,且覆盖的资产类别广泛的特点,ETF可以灵活且高效地实现大类资产配置。主流的资产配置策略包括:
(1)60/40策略。这是最基本、最常见的资产配置策略,投资者将60%的资产投入股票市场,40%的资产投入债券市场,并定期(如每个月)进行再平衡该分配比例。
(2)全球多元化策略。这种策略旨在通过投资多种资产类别(包括股票、债券、现金、房地产、大宗商品等)和多个地区(包括不同国家和地理区域)来实现投资的多元化,以降低投资风险和提高投资回报。
(3)动态资产配置策略。这种策略是根据市场环境和经济周期的变化调整各类资产的配置比例。例如,在经济扩张期,投资者可能会增加股票ETF的比例,而在经济衰退期,投资者可能会增加债券ETF和货币ETF的比例。
(证券日报)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作为投资参考指导,读者需要对自己的投资负责!)
(转自:资本圈大佬)大牛股票配资网站